蟹殼黃是一道上海的小吃,因其外形橙黃,香酥可口,在口味上因為有味賽蟹黃而得以次命。來上海有幾樣東西一定要吃,蟹殼黃就是一樣,在那里有好吃的傳統(tǒng)蟹殼黃呢?
很多來上海旅游的朋友都在問上海的傳統(tǒng)小吃是什么,什么地方可以吃到特色,什么才是上海旅游時值得吃的呢!
蟹殼黃是滬上美食中最平民化的,它的外形和北方的燒餅頗具相似又像常州麻餅。扁平的外形、松脆的口感入口后頗具有蟹的味道,因此得名蟹殼黃。一般情況下蟹殼黃早上供應的比較多見,幾乎所有做大餅的攤頭上都有。
蟹殼黃在上海最出名的店鋪莫過于吳苑餅家,這家隱藏在延平路上的店鋪并不顯眼,說實在的當年在延平路上班的時候沒少在這里吃東西,唯獨沒有吃過這里的蟹殼黃。早期制作蟹殼黃,是將做好的生坯貼在直立式的烘爐壁上烘烤而成,當時的蟹殼黃也多半為咸口味,比如包入蔥油、鮮肉、蟹粉、蝦仁等,后來,也發(fā)展出包入甜餡,像是白糖、玫瑰、棗泥等。
蟹殼黃基本原料是面粉的蟹殼黃和面時很有講究,除了加水還要放入素油,而且不是一點點的素油,要把面團和成烤熟了會起酥層的亮光光的生面團。其口味上之區(qū)分也不是伴隨在面團里的,是把糖料和精鹽拼了少量面粉用油攪拌成甜咸酥油面醬,這些東西備妥以后,就可以動手做了。把分均勻的小面團中包進不同口味的酥油面醬,按成各自的形狀,多多的灑上白芝麻,貼進爐壁,掌握好火候和時間,就能烤出香噴噴咸甜的蟹黃殼。
簡單介紹一下吳苑餅家,這是國營飲食店(原來叫延平食堂),與之前我們介紹的富春小籠一樣都是那種地上和桌子上都不油,但粘粘的,餐巾紙還是紅色的那種。這家好吃的蟹殼黃,絕不是機械做好,而是用手工揉搓出來的面團,我吃過的除了這家之外王家沙也是只得推薦的,畢竟這里就是上海傳統(tǒng)的,但蟹殼黃真的就只有這家好吃,懂我意思吧,千萬要認清楚。
景點相關資料
朱家角位于上海市青浦區(qū)內(nèi),是典型的江南水鄉(xiāng)古鎮(zhèn),2000年原沈巷鎮(zhèn)并入朱家角。朱家角面積為138平方公里(包括水域),人口約66000人(2003年)。號稱“上海第一大鎮(zhèn)”。
朱家角有北大街、東井街、西井街、大新街、東市街、勝利街、漕河街、東湖街、西湖街等幾條老街。其中北大街在2005年11月被評選為上海市十大休閑街之一。
“小橋流水天然景,原汁原味明清街”。據(jù)記載,朱家角在宋、元時已形成集市,明萬歷年間正始建鎮(zhèn)。朱家角又名珠街閣,雅稱珠溪。全鎮(zhèn)占地47平方公里,鎮(zhèn)內(nèi)河港縱橫,九條長街沿河而伸,千棟明清建筑依水而立,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。有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、“長街三里,店鋪千家”的北大街,集江南豪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的席氏廳堂、清代“吳中七子”王_紀念館、更有古色古香的“江南第一茶樓”和極具江南水鄉(xiāng)風情的水上“游船茶館”...石板老街、深巷幽弄、拱形石橋、咿呀小舟、無不折射出古鎮(zhèn)朱家角的水之美、橋之古、街之奇、弄之幽,真可謂“船在水上行,人在畫中游”也。
在江南水鄉(xiāng),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“南周莊,北周莊,不及朱家一只角。”所以去過周莊、同里的人,建議你再抽個空兒,從上海乘旅游專線巴士,到素有“上海威尼斯”之稱的朱家角看一看。
擁有“上海威尼斯”的美譽,小橋流水自是風韻柔媚,但這一切不是朱家角的全部,新油刷過的門窗背后,還是古老的宅子和在這里生活了千百年的人們。他們的日子仍然散發(fā)著淡淡的江南古韻。
古鎮(zhèn)由兩條小溪和橫亙它們之間的一條大河構成。枕河人家一個個窗臺和屋角,虞美人開得正艷;石板路上,心事頗多的婆婆們佝僂著背,交流著家長里短;半掩的木板門后,巧手媳婦圍著灶頭忙得正歡。那些人家的家常菜雖然簡單,但香氣撲鼻,讓人聯(lián)想起饞嘴的童年。窄窄的小弄中,賣的都是特色風味,有栗子肉粽、箬葉燒肉、薺菜炒年糕……最絕的要數(shù)城隍廟前的湖鮮,一只只小船靠在駁岸邊上,船上滿載剛剛打撈上來的魚蝦,架著旺旺的火爐。游客從高高的駁岸看下去,指定品種,商定價錢,船家飛快地秤好,船娘麻利地三下二下,鮮美的湖鮮便可品嘗了。
朱家角古鎮(zhèn)的景區(qū)核心是“放生橋”,這是一座建于清代中葉的石拱橋,氣勢宏偉,構造勻稱,是朱家角的標志性建筑。站在“放生橋”上,可一覽古鎮(zhèn)全貌。朱家角也因為“放生橋”,于纖細之中透露出幾分豪氣。
如果到了艷陽天,家家戶戶趁著好天氣,忙著將衣褲、鞋襪,甚至小孩的玩具搬出來曬。也有婦女臨河取水洗衣裳。朱家角居民,沒有熱情擁抱游客以及好奇的叨擾,只如常生活在自己的天地,偶有露出些許厭煩,卻也沒有阻人千里外的冷漠。
石板老街、黛瓦民宅、深巷幽弄一無不展現(xiàn)朱家角典型的江南民居風貌。全鎮(zhèn)九條老街,假依著漕港條條支流,構成宛如一把張開的大折扇。那臨水而建、密密稠稠的民居宅第,一式灰瓦疊疊,白墻片片,黑白相間,布局緊湊而典雅;那些迂回曲折、鱗次櫛比的舊居店鋪,又將朱家角勾勒出多角、多彎、多弄、多巷的獨特建筑布局。前街后河,隔岸相望是一條條平行的“姐妹老街”,有時老街處會出現(xiàn)一道”過街廊棚”,古風猶存,專為來往行人遮風擋雨,顯得古色古香,俊秀清雅。
漫步街頭巷尾,這里的民宅大多為磚木兩層,臨水傍橋,屋脊起翹,有的民居用石壘砌作房基,有的則于脆半枕河水,底下用木樁支撐,懸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,活像南方的“吊腳樓”,煞是有趣。
朱家角歷來水木清華,風光旖旎,歷代一批批文人雅士、官宦人家相繼遷聚古鎮(zhèn),建宅造園,故鎮(zhèn)上至今擁有明清建筑有數(shù)百處之多。席氏廳堂。柳亞子別墅、陳蓮舫舊居、課植園以及大大小小富戶巨宅,高高的風火墻、深深的石庫門,黑瓦粉墻莊重古樸,雕棟畫梁美輪美奐,與周莊古鎮(zhèn)沈廳、張廳相比,卻別有洞天。
最典型的明代民居老宅,當推東湖街的席氏廳堂。頭廳高大寬敞,庭柱石墩,碩大無比,氣度非凡。特別儀門上方中有“樂且有儀”四字,兩邊雕有各式動物走獸,刀功細膩,造型逼真,栩栩如生,是全鎮(zhèn)保存最完整的磚雕。
小橋
“到了古鎮(zhèn)不看橋,等于古鎮(zhèn)勿曾到”。各種各樣造型的古石橋把古鎮(zhèn)連成一個整體。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拱放生橋、三孔石拱九峰橋、單孔石拱泰安橋等36座精美的古石橋,依然是古風猶存。
流水
鎮(zhèn)內(nèi)河港縱橫,九條長街沿河而伸,千棟明清建筑依水而立,盡顯江南水鄉(xiāng)之特色。
人家
“樓上住家,樓下開店”是古鎮(zhèn)的一大特色。千余棟明清建筑別具一格,萬余戶人家依水傍河。
北大街
是上海市郊保存得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街,又稱“一線街”。街上民居、店鋪鱗次拮比,粉墻黛瓦,錯落有致,曲徑通幽,古意盎然。
江南第一茶樓
建于清代。登上此樓,既能領略三面環(huán)水的秀麗風光,也可欣賞明清建筑樓群。臨河百米長廊,東眺放生橋,西望小淀山。在品茶之余,還能欣賞茶樓中具有江南水鄉(xiāng)特色的民間文藝表演。
珠溪園
布局精巧,假山、水簾洞、荷花池、湖心亭等點綴其間。園內(nèi)有春、秋、冬三園景色,暗香浮動,郁郁蔥蔥。春園小溪環(huán)繞,溪岸邊筑有石駁護棚,溪上有造型各異的四折橋、弧形水泥橋、石板小橋等,形成了橋孔中見橋的奇觀異景。
泰安橋
俗稱何家橋,始建于明代萬歷十二年(1584年),為單孔拱形石橋,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。橋高且陡,橋頭豎立旗桿石兩塊,系懸路燈所用,是往來船只得航標,橋兩邊青石扶手上的“飛云石”浮雕,古樸敦厚。
城隍廟
人稱“清華閣十二勝景之一”,是道教教徒的主要活動場所,周圍建筑古樸典雅,廟內(nèi)戲臺可觀賞精彩紛呈的節(jié)目。門前的一對石獅,懷抱繡球,線條柔和,頗具江南石獅雕刻風格。
課植園
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,環(huán)境油井,是鎮(zhèn)上最大的莊園式建筑。因原園主為馬文卿,故俗稱“馬家花園”。園名定為“課植”乃寓“課讀之余,不忘耕植”之意,故園內(nèi)既建有書城,又辟有稻香村,以應園名。整個莊園建有碑廊、望月亭、唱戲樓、荷花池、水晶宮、五角亭等。
淀山湖
是天然淡水湖泊,簡稱淀湖,俗稱甜水湖。湖面東西寬9公里,南北長18公里,環(huán)湖周長約35公里,面積62平方公里。煙波浩淼的淀山湖是杭州西湖的十一倍,水天一色,風景秀麗。
銀杏樹
位于原慈門寺大殿亭院內(nèi),為原慈門寺主持和尚親手所植,約有700年歷史。民國期間,慈門寺逐漸衰落,現(xiàn)為人民醫(yī)院,存雌雄古杏各一株。高約18米,樹圍分別為2.7米和3.3米,被稱為清華閣十二勝景之一,1991年列入縣級保護文物。
席氏廳堂
建于明代嘉靖年間,位于東湖街席家弄里,是鎮(zhèn)上現(xiàn)存較為典型的明代宅第建筑。宅第做南朝北,前后共五廳堂。正墻門前的兩座扁圓形石墩、雕有民間建筑罕見的奔騰麒麟,沿河油石駁、河埠、水墻門。頭亭建筑高大寬敞,保存完好的儀門磚雕,龍鳳走獸,造型生動,雕工細膩,以前為席氏家族婚喪喜慶的場所。
圓津禪院
始建于1341年,寺內(nèi)因塑有辰州圣母像,故又稱娘娘廟。后大部被毀于兵災,近修復,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,香火極盛。
慈門街
在原慈門街基礎上重建,是百年老店函大隆醬園的后院,內(nèi)有文昌閣、九碑廊、龍泉地等,現(xiàn)為商業(yè)、旅游、娛樂為一體的商貿(mào)城。
放生橋
橫跨于鎮(zhèn)東首漕港河上。5孔石拱,全長70.8米,寬5.8米,高7.4米,人稱“滬上第一橋”。明隆慶五年(1571年),由慈門寺僧性潮和尚募建。放生橋長如帶,形如虹,“井帶長虹”為朱家角十景之一。
大清郵局
郵政局是清朝時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信息傳遞官方機構。朱家角大清郵局遺址是目前上海地區(qū)唯一保存完好的清朝郵局遺址,頗具研究價值。現(xiàn)經(jīng)整理后對外開放。
報國寺
上海玉佛寺下院,原址關王廟,也是淀山湖畔一座著名的古廟,建于明代,明崇禎十三年(1640年)重建。寺內(nèi)有千年銀杏、漢白玉釋迦牟尼、觀世音佛像合稱報國寺三寶。
攝影
朱家角是上海附近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鄉(xiāng)古鎮(zhèn)。水鄉(xiāng)澤國、千年古鎮(zhèn)、名勝古跡和文化韻味構成了朱家角的特色,特別是少了周莊的商業(yè)氣息,更多了清新的感覺。是喜愛拍攝江南水鄉(xiāng)風光的攝影愛好者的絕好去處。朱家角四季皆可旅游攝影,以每年春、夏、秋為佳。您可春天的小橋流水,夏天的古街幽弄,秋天的名園古剎,都是不錯的拍攝題材。
城隍廟那里有很多小吃美食,像蟹黃包,生煎包之類的,還有很多其他的好吃的
城隍廟吃午餐,一定要要吃“南翔小籠”幾曲橋橋頭,只能排隊等,要是上樓價要貴一倍。晚上外灘50元西餅店快餐,到處都有。朱家角是排骨面一大碗再來兩個鹵雞蛋就能搞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