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,隨著人們對茶葉需求的增加,近年來,在茶園面積上,每年都呈現(xiàn)上升的趨勢,茶園成為了農民的“聚寶盆”,成為山區(qū)得“綠色銀行”。茶園是由許多茶樹個體組合而構成的群體,群體中每一個體都占有一定空間和土壤營養(yǎng)面積。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中,如果種植的株數太少,也就是茶樹種植過于稀疏,只考慮到充分滿足茶樹個體的需要,最大限度地發(fā)展個體的生產力,就不能有效利用養(yǎng)分和光能,茶園群體的生產力不可能提高。反之,如果單位面積內種植的茶株數過多,也就是茶樹種植過密,個體生長條件得不到保證,也會導致茶樹生育受到抑制,群體生產力過早衰退。
因此,茶園群體和個體之間既是統(tǒng)一的,又是矛盾的。一般來說,當環(huán)境條件不能滿足要求時,兩者的矛盾便突出了。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,7~8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,在高溫烈日的氣候條件下,若茶園種植密度過高,因茶樹蒸騰作用旺盛,耗水量大,土壤缺水,空氣相對濕度也低,則水濕條件不能滿足茶樹生命活動的需要,常引起群體與個體間矛盾的激化,輕者茶芽萌發(fā)受到抑制,造成荼葉減產;重者枝葉枯焦,甚至造成植株枯死,最后不能獲得持續(xù)穩(wěn)產高產。因此,必須合理密植。
所謂合理密植,指在單位面積內合理地安排茶樹的株數和種植方式。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,一是行株距,即排列方式;二是每叢定苗的株數。從國內各地高產茶園的種植密度和產量的情況可知:
1)華南茶區(qū)一般種植大葉種,如廣東紅星茶場、中龍茶場,種植的均為云南大葉茶,種植密度為行距一般為150~166cm,株距為45~50cm,每畝1000株以下。
2)江南、江北和西南部分茶區(qū)大都采用單條種植,種植密度行距基本上在150~165cm,叢距25~33cm,每叢定苗2~3株,每畝2500-7000,這種行間寬、株間密的種植方式,使茶樹組成了個比較合理的群體結構,促進茶樹幼年和壯年的生長,有效地延長穩(wěn)產高產的年限。許多高產單位的經驗證明,在選用良種和搞好茶園基本建設的基礎上,加強肥、采、剪等技術管理,能提早成園,并獲得高產穩(wěn)產,4~5年生畝產干茶100-150kg,10年左右的畝產300~350kg,其穩(wěn)產高產的年限可持續(xù)20年以上。
3)近年來,貴州、浙江、四川等地開展了多條栽試驗,采取苗圃式的寬畦多行式布置茶樹,把單位面積內的種植密度提高至16400~3000株/畝,在幼年期加強管理,2~3年內畝產干茶50150kg,4~5年畝產干茶可達250kg以上。多條栽茶園具有成園快投產早、早期經濟效益高等優(yōu)點,但是,隨著年限的持續(xù),常導致茶樹個體生長的削弱,后期產量下降,茶樹可能出現(xiàn)早衰。
綜上所述,從各地種植密度試驗和國內高產荼園的現(xiàn)行種植密度來看,合理密植是重要增產條件之一,然而又不是唯一的條件。在同一條件下,茶葉產量雖然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,但不是按比例而增加的,如果種植密度超過一定限度,其增產效應就不明顯,甚至有下降的趨勢。不同類型的茶樹品種,由于分枝習性、樹姿、樹勢等的差別,其種植密度也應有所不同。
喬木型的云南大葉茶,其行、叢距要適當放寬,行距應放寬至1.8m,叢距40cm左右;灌木型的中、小葉種,行、叢距以1.5m×0.3m,每叢定苗2~3株為宜。分枝角度小的半開展型茶樹,其行、叢距還可適當縮小。不同地勢、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園,其種植密度也應有所不同。
坡度小、土層深厚肥沃、結構良好的土壤、管理水平較高的茶園,其行、叢距以1.5m×0.3m為宜,并適當地增加每穴種植株數;反之,坡度較大、土層淺薄、土質結構較差、管理水平又不高的茶園,行、叢距應酌情縮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