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素有“瓜州”之稱,很早就是一個瓜果之鄉(xiāng)了,盛產(chǎn)各種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。由于敦煌地處西北高原,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,夏季日照時間長,晝夜溫差大,而其沙質(zhì)土壤又特別適合瓜果的生長,所以敦煌的瓜果味道特別鮮美可口。敦煌的主要瓜果特產(chǎn)有李光杏、紫陽桃、鳴山大棗、陽關(guān)葡萄、沙瓤西瓜、白蘭瓜、黃河蜜瓜、冬果梨等。這其中以李光杏最為著名,據(jù)說是漢將軍李廣駐軍于此時從內(nèi)地帶到帶來的毛杏發(fā)展而來的。
李廣杏 李廣杏可稱敦煌水果之王,每年七月是李廣杏的收獲季節(jié)。李廣杏因其光澤黃亮、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。關(guān)于李廣杏的來歷,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,相傳西漢年間,飛將軍李廣率部西征,夏日炎炎,將士焦渴難忍。突然空中襲來一陣奇香,只見兩匹彩綢自流云中飄下。李將軍策馬追舌,拔出神箭射出,其中一匹彩綢應(yīng)聲落地,變成一片果實累累的杏林。眾人爭食,苦似黃蓮。李廣憤然砍平杏林,次日渭晨,卻見杏林又枝繁葉連,鮮嫩欲滴的黃杏令人饞涎欲滴。李廠忍不住摘下一個咬了一口,頓時香人肺腑,將土們紛紛摘杏食之,頓覺精神倍增。原來,那兩匹彩綢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,奉王母之命來救李廣的,她們只顧嬉戲,惹怒李廣而射落了苦杏仙子,深夜甜杏仙子找攏到了苦杏仙子,施展仙法,在苦杏樹樁上接上甜杏樹枝,最后結(jié)出了清香甘甜的黃杏。當(dāng)年曾為李廣解危救困的甜杏,隨著李廣大軍傳人敦煌,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廣杏。
鳴山大棗 鳴山大棗以個大味甘營養(yǎng)豐富著稱。每顆鮮棗重量可達45克,成熟后外表光亮紅中透黑。宛若紅寶石,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,脂肪,維生素以及鈣、磷、鐵等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藥用價值極高,是補血、益氣、養(yǎng)腎、安神之佳品。大棗宜制干棗和酒棗。敦煌酒棗風(fēng)味獨持,制法是秋后挑選個大飽滿的鮮棗, 用酒攪拌,封存于瓦壇中,到冬春啟封,鮮活如初。棗香伴著酒香,確能使人饞涎頓溢,熏熏欲醉。
陽關(guān)葡萄 古陽關(guān)下盛產(chǎn)葡萄,主要品種有無核白珍珠、白水晶、馬奶子,喀什紅、玫瑰香等,近年來又引進了紅堤、黑堤等名優(yōu)新品種。因陽關(guān)周圍屬沙漠型氣候,光照時間長,晝夜溫差大,長出的葡萄皮薄,色鮮,清香多汁,酸甜可口,品質(zhì)優(yōu)良。陽關(guān)葡萄既可鮮食,又可風(fēng)干,還可釀酒。如今,古陽關(guān)下的南湖鄉(xiāng)已成為葡萄生產(chǎn)基地,新建的1000米葡萄長廊,內(nèi)設(shè)石凳、石桌,游人步人葡萄長廊,一邊觀賞,一邊品嘗,悠然自礙,不亦樂乎!
敦煌瓜 到敦煌不吃敦煌瓜,可是一大遺憾。古時敦煌一帶盛產(chǎn)美瓜,故有“瓜州”之稱,史書記載:“敦煌古瓜州,出美瓜。狐人其中,不露首尾。”敦煌瓜水分足,含糖量極高,是消暑解渴的佳品,敦幄瓜品種較多,主要有炮彈瓜、嘗蜜紅,克克齊、黃河蜜、金皇后、香瓜、白蘭瓜等,其中以新品種的黃河蜜為最,其瓜圓形,個不大,皮色黃亮似金,瓜瓤碧翠如玉,色澤極為誘人。瓜味甘甜,咬一口蜜汁沾唇,香氣撲鼻,且有輕淡香醇的酒味。
香水梨 隆冬季節(jié)來到敦煌你就會看到一種冰凍如石、黑褐晶亮的水果。將它浸人涼水之中,約一刻鐘后,果品表面蛻出一層薄薄的冰殼,剝?nèi)ケ鶜?,去皮吮食,酸甜適宜,余香沁人心脾。這就是敦煌特有的消冰香水梨。香水梨俗稱軟兒梨,是敦煌傳統(tǒng)的水果品種,栽培歷史悠久,果品色澤質(zhì)地俱佳,鮮食美味可口,儲藏簡便易行。香水梨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檸檬酸、蘋果酸、葡萄糖、果糖以及多種維生素,食之可以解煩去燥,潤肺生津,是價廉物美、食療兼?zhèn)涞拿钇贰?
紫胭桃 紫胭桃又名李廣桃.為甘肅省稀有的獨特品種。因此桃顏色紫紅中含綠,呈胭脂色而得名。此桃八月成熟,以形體均勻,色澤艷麗,肉厚味香而聞名,其果肉呈蜜白色,味甘清香,含汁豐富,有較多的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維生素、有機酸、礦物質(zhì)、粗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(yǎng)成份。鮮食可解饑解渴,補養(yǎng)身體。
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種傳統(tǒng)手工麥面制品,作法是將面粉加水和勻,用面杖把面團搟薄,切成長條煮熟,加湯食之。面條細長而勻稱,尤像韭葉,加之湯的味道鮮美,吃上一碗,使人頓消饑餓疲勞。臊子面關(guān)鍵在湯,湯的制作很講究,先將臊子(豬羊肉、蘿卜、洋芋等)在鍋內(nèi)適火炒好后加入水,再輔之豆腐,蔥,蒜,香菜、蝦片、芝麻等佐料,然后將面挑人湯中,即成一碗難得的美食。用臊子面待客,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。 敦煌黃面 黃面也是一種麥面制品,它細如龍須,長如金線,柔韌耐拉。煮熟后,調(diào)湯或加菜食用,香味溢口,別具風(fēng)味。制作黃面的工藝極其講究,操作也非常不易。拉面師傅時而要將面拉成長條,時而旋轉(zhuǎn)擰成麻花狀,將一團七八斤的面團拉成一把細如粉絲的面條。下鍋煮熟的黃面色澤黃亮,乘熱拌萊食之,吃起來開胃去膩,清熱解煩,令您食欲大增,大飽口福。
漿水面 漿水面先要制作漿水,把芹萊或箭桿白萊、蓮花萊投入面湯,加上漿水酵子,盛入缸內(nèi)放在溫暖處發(fā)酵三天,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漿水。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,能清暑解熱,增進食欲,為夏令佳品。手工面條煮熟后,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(nèi),加入漿水,澆上熗過的油蔥花,撒上芫荽末,即成漿水面。三伏盛暑食之,不僅能解除疲勞,恢復(fù)體力,且對高皿壓、腸胃病有一定療效。
敦煌釀皮子 敦煌釀皮子有的晶瑩黃亮,有的光潔如玉,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,柔韌爽口,食用方便,是極為普遍的一種民間小吃、本地快餐。釀皮子是一種麥面制品,制作時先將優(yōu)粉加水和勻,然后將面團置人清水中翻攪抓揉,使面料中的淀粉與蛋白質(zhì)充分分離,剩下蛋白質(zhì),俗稱面筋。而溶解于水的面漿,便是加工釀皮子的原料了。在水滾沸后,烙面漿舀人鐵皮圓盤中涂勻,放人開水中煮幾分鐘,面汁為餅便成為釀皮子。然后將餅狀的釀皮切成細長條,放幾片面筋,加一點芥茉、蒜汁、辣椒,香油等便可食用。
泡兒油糕 泡兒油糕是敦煌賓館根據(jù)民間傳統(tǒng)方法創(chuàng)出的一種風(fēng)味食品,因其色澤黃亮,表面膨松如輕紗,結(jié)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,故而得名,泡兒油糕是從唐代“見風(fēng)俏”演變而來,最初流行在宮廷、宮邸的宴席上,由于制作廚師寥寥無幾,街市上很難見到。制作時用大油和水燙面。在整個燙面、揉搓、包餡、炸制過程中,既要求油,水,面的比例合適,又要求油溫適宜和火候恰當(dāng)。這樣才能膨松起泡,形成表層脆酥似飛絮,內(nèi)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,吃起來酥松香甜,是中外游客首選的風(fēng)味食品。
羊肉粉湯 羊肉粉湯是敦煌傳統(tǒng)小吃。選用敦煌本地飼養(yǎng)的膘肥體壯羯羊,宰好洗凈切成大塊,然后清水下鍋。待快熟時,打凈血沫,放人少許精鹽,肉熟后撈出,剃骨,后將剃骨回鍋,溫火熬煮成湯。食用時,先將骨湯兌水,放人適量生姜。胡椒,花椒,桂皮,玉果,辣椒、精鹽,蘿卜片。大蒜等香料煮沸,再將熟肉切成薄片與切成塊的涼粉盛人碗中,舀入沸湯,上面撒上香菜末、韭菜和蔥、辣椒末等。觀之紅黃綠白,香味撲鼻,食之香辣爽口,肥而不膩。有滋補、發(fā)熱、祛寒之效。
姓 名:
聯(lián)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企業(yè)通過我們找到了合作項目